行业资讯 | Industry News
嘉宾观点回顾|张越:产业+金融+公益——可持续乡村振兴新模式
2023-12-21

2023年11月28日-11月29日,第九届“向光年会”在生物圈三号·深圳大梅沙万科中心碳中和实验园区圆满落幕。本届向光年会以“ESG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创新——ESG生态大会”为主题,汇聚政府、企业、投资机构、国际组织、高校与科研院所等逾百位嘉宾,通过主旨分享、跨界圆桌对话、开放空间交流,以及十场纵深议题展开的平行分论坛、一场闭门会和一场可持续金融会客厅,为所有参会者创造共论ESG与可持续发展的科技与社会价值创新、ESG的发展路径和可持续商业的中国场景。

本届年会分论坛2主题为把握可持续金融发展机遇,由中国影响力投资网络(CIIN)主办。本文是该分论坛主旨演讲嘉宾——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事业部副总裁、可持续金融负责人张越的发言内容回顾。
 本文共:5847字,预计阅读15分钟
各位朋友,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小小的项目,但是可以说是一个大大的议题,大到我永远不相信它是我们一个项目组或者腾讯一家公司可以把它解决的,但是非常高兴因为我们面向这个问题开始探索,有幸跟大家走到一起。
这是陕西,我们的小小的项目就是从陕西省开始的。这个地方叫安康,安康是夹在秦岭和巴山之间的地区,风景非常优美,被称为“陕北的小江南”,但因为两山一夹,它的交通、工业发展、农业发展通通都非常受限。
居民的房屋要沿着山夹出来的河谷两道来建,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这也造成安康地区至今仍旧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县,在那里乡村振兴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的。大家观察一下这些房屋的屋顶,会发现其中有一张照片上屋顶上架设了非常多的光伏板,左边还没有,右边已经开始架设,其实我们的项目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1.jpg
项目本身很简单,我们出发的时候就在想乡村振兴这个议题,大家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努力,特别是在过去公益慈善界,通过捐赠等等扶贫的模式,做了非常多的投入。但是我们大家知道其实一个乡村、一个地区那么多人世世代代的生活,很难依赖一种模式就把它的生活水平提升到可持续的、更高的层面上来。
所以在出发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思考,到底有什么样子的可持续的模式能够让我们在乡村振兴这个议题之下探索出更多创新有效的做法来,让受助者能够有尊严地积累自己的资产,提升自己的收入,也让业界能够看到或许有新的方法可以面对这样的议题。
其实事情本身也并不复杂,户用光伏,大家在生活中很多角落都有应用和认识。在屋顶上架设光伏板,可以用于自家的能源使用,也可以并网,把电卖掉,得到一些收入。这样简单的一个事情,在这样的地区做起来是非常难的,因为它的光照条件并不理想,大家都知道用太阳发电,阳光要很多很多、很好很好才棒,而陕南地区多雨,更像江南,这也造成很多商业化的公司并不愿意在陕南地区推广自己的业务。所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落后会有非常多复杂而深远的原因在里面,很难通过单一的手段去解决。
这个商业资本并不愿意介入的地方是不是只能依赖捐赠、依赖这种没有回报的手段去支持呢?我们把这个问题提给了自己,动了非常多脑筋。我记得出发的时候,我给团队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要求:这样吧,我们也不讲太多的概念了,刚刚出发,谁也不知道怎么做,那就设置一个限制条件,像做数学题一样算账,什么样的一个模式什么时候能把本金赚回来,我们就去落地这个模式,如果它能落地可持续,就能迈第一步。
在这个看似非常简单的要求之下,我们团队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在市场上去研究,不停算账,不停跟各种各样的合作伙伴探讨,因为商业资本不愿意去是有原因的,你会算账,别人也会算,一直算不出来,所以才没有去。当时我们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出发点,我们是从公益慈善的视角来的,对比的是传统的很多乡村振兴的捐助类项目。
捐赠,百分百进入到一个项目或者为农民做这样那样的事情,或者给弱势群体做这样那样的捐助,把它变成受益人的一种福利,它是一个比较清楚的通路,也有很多很多项目这么做。但当我们架设一个前提,不管是捐赠的钱还是什么样的资本,能不能至少让本金回流呢,形成一个自造血的循环?当我们把这个边界条件加上,事情就变得复杂。大半年探索浓缩出来的答案就是(下方幻灯片)右边这张很简单的图。
2.jpg
大家可能做业务的时候比较熟悉PPP的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其实就是两种性质、目标都不一样的资本,大家结构化起来去解决问题。Public的资本有它的追求,要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要解决当地的议题,而Private资本势必有自己的商业诉求。
我们最后架设出来,我们开玩笑地说我们是共同富裕版本的新型PPPP,Public、Private仍旧需要在里面,但是我们加上philanthropy慈善类的资本。我的捐款能不能成为一个启动资本去撬动其他类别的社会资源,无论是政府的资源、商业的资源、银行的贷款等等,于是我们就架设了这样一个组合结构。
这张图我们把数据隐去了,但实际上这个比例是我们项目的真实数据。我们在一个试点地区,公益资金的投入就是A%的部分,它大概能浓缩到20%以内;产业投资,也就是我们的商业合作伙伴,比如光伏企业,它的投资可以占到一个部分;再下面我们共同用A+B的项目资本金去撬动银行的贷款,在试点的一部分地区最多可以撬动到八成。
这个组合起来的资金去做光伏项目,为农户在屋顶上架设光伏板,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传统模式下农户需要掏腰包买光伏板,这个很难,因为他钱少,或者他去商业银行贷款,这个也有很多问题,因为他要背负债的风险。所以我们首先通过设立项目公司,以项目公司为主体做光伏开发建设,而不需要农户去出这个资本金购置光伏设备,农户从项目公司得到无风险的租金。第二,我们放大了公益慈善资本金的杠杆作用。当时在我们的项目中,我们的启动资金,如果按捐赠模式,大概能覆盖200户,但是用这样组合杠杆的模式,我们可以覆盖3000到4000户,这是一个15到20倍的杠杆, 在事情上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大幅扩大农户覆盖面。
这样一个组合可以让捐赠资金释放出更大的力量,哪怕是从渗透率和覆盖面这个角度看这个问题。通过这样的组合,之后我讲一下资产端的组合,我们真的能把账算过来,当然这个账没有那么惊艳收益,但是本金尤其是慈善本金的回流,是在整个项目周期里可以实现的,这就完成了当时我们向往的一个很大的质的提升或者变化。
陕西省有26个乡村振兴示范县,这都是大家公开信息可以看到的。中国对于光照条件有国家的分类,优秀的是一类,最差的是三类,陕西省26个乡村振兴示范县大部分都在国家光照条件的三类地区,这也解释了光伏企业一般不愿意到这种地方拓展业务的原因 - 光照条件差。
我们也不能改变老天的禀赋,但我们算了一个更细的账,当时大半年很多时间花在更细的研究这个问题。当我们仔细看进三类光照地区的时候,就发现,这就像一个班里,你可以说85分以下的同学就不录取了,但是有的同学考了84.5分,有的同学考了24.5分,这两个同学其实当时的学习状态差别是非常大的,但是在一个大的分类里面,他们可能通通归于落榜一类。
于是我们就仔细研究“落榜”的这一类,如果进一步细分,80分以上的同学,20分以下的同学,我们能给他们做的事情的区别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用自己的数据把它进一步分类,就是大家(下方幻灯片)看到的Level 1、2、3,当我们详细算账的时候就会发现同属85分以下的同学,里面起码有近一半, 如果我们仔细构建这个融资结构和资产组合,是能够算出账来的。这就是当时做的一些细节工作。
3.jpg
于是我们就把光照条件虽然不理想的乡村振兴地区又分了三类,就是大家右边看的,每一类都对应独立的融资结构。光照越差的地区,商业资本不会愿意给你攒局凑这个首付,因为你家房子不会涨,他不会来的,那么慈善资金出全部的资本金来撬动商业银行的贷款。光照条件84.5分的,商业资本是可以进入的,我来跟他一起凑这个首付,这样他的杠杆也放大,他的回报率是可以保证的,我们共同来撬动商业银行的贷款。
三类地区用三类不同的资金组合结构,我们就发现我们最初提的要求,公益资本金能不能回流,跟我一起做生意的商业合作伙伴,无论是企业还是银行,能不能保证他合理的、正常的商业利益,这两个前提是可以实现的。
这是背后一个比较具体的结构。简单而言,腾讯公司的捐赠资金进入了慈善信托,我们跟建设银行集团旗下的建信信托合作设立的绿色乡村发展慈善信托,由信托下属设立资金信托进行投资。在光照条件比较差的地区,我们独资,捐赠资金慈善信托独资控制一个项目公司,然后去撬动贷款,做这些光照条件非常差的地区的项目。
在光照条件其实还不错,84.5分的同学的时候,我们慈善信托和陕西当地的光伏龙头企业黄河集团合资,他们出八成资本金,我们出两成,共同成立项目公司去覆盖这些地区。
最终形成的是在资产端,也就是光伏电站这一端,它自己的营收能力也从弱到强形成了一个组合,同时我们在资金端绑定了银行贷款、产业资本以及捐赠资金,建设银行陕西分行和总行合作,为我们的项目创新设计了“社会企业”贷款, 能在定价/周期和风控上更加适合我们这种项目的需求。
简单分享一路走来我们的感想。
第一,最朴素的感想是,一群人出发的时候想要解决什么问题其实是最关键的。经常我们在生活中说求啥得啥,在做社会价值创新的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我们怎么定义自己最初要解决的问题。当我们面临乡村振兴这样一个硕大的问题的时候是无从下手的,因为它非常非常复杂,但当我们在试点,非常务实地说,好,我就有安康这类的乡村振兴非常急迫、有需求的地区,我要为农民增收,但同时我希望我的捐赠资本金能够回流,同时我希望商业资本能够介入,并且保证它的利益。
几个条件一框,你就发现这个模式或者这个公式就要好写很多。所以最初把问题定义清楚,把自己的边框条件写清楚,再倒着想解决方法会容易得多。当然具体操办也很不容易,但你知道题目定了,办法总会有。
第二,在公益慈善这个领域,经常大家会说都做慈善、做公益了,怎么还谈钱呢?好像对于谈商业利益等等的参与和合作会有非常大的担心。一路走来,我们发现中国做了40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非常强的市场化的工具、资本、能力、人才,我们怎么可能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解决新的时代问题不去用它呢?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的强项。
在这个指引之下,我们并不抗拒任何的商业工具和手段,只要在大家共同价值观之下、在规则之下去运行,它能发挥出巨大的力量,这就是当时我们做融资结构,能够从200户到三四千户中间的差别。所以用好市场化的思路和工具是没有毛病的,特别是在公益慈善领域常见的社会议题中。
第三,善用资本的力量去结合产业。做光伏电站,腾讯不会做,农民也不会做,专业的公司才会做。但专业的公司是市场化运作的,他也要生存,他要利润,所以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回报和合理的利润空间留给他,这个事情才能长远。一时一事的捐赠很难长久,我们在当地考察的时候看过很多“孤儿”电站,源自捐赠,最终没有人维护它,也没有人珍惜它,这样看的话,其实大家最初的好心和资源并没有得到最大化的运用。用市场和商业化的边框条件去约束所有人,也激励所有人,最终才能让每一份资本发挥最大的力量。
在探索中,我们其实也应对了非常非常多的蛮纠结的情景。
第一,你就可以想象市场格局是瞬息万变的,我当年自己也是做业务出身的,从今天到明天要去应对市场上的变化,要去求生存,去做到最好,而很多社会议题是几代人要一步一步一点一点去解决,它在节奏上有非常大的差异。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人在看星辰大海,一个人在看今天的面包和明天奖金,大家可能在一些话语和心态上是非常不同的。这时候越发需要在最初我们对共同的问题有认知,大家在价值观上有一定的重合和认同,彼此的欣赏,愿意就事论事具体解决问题,否则这个联盟很容易崩。
第二,市场主体是优胜劣汰的,说白了就是“做不好你就去死”,就是这样的情景,所以它对于效率的追求一定会趋于极致,这是规律使然,而社会议题一定要兼顾多元的利益。举个例子来说,我会非常希望覆盖当地的特困户,但是如果我做生意,我也会说特困户的屋顶都要先修起来才能建电站,那咱这个生意还怎么做,他们一定不是你最优的客户。
我们和商业资本怎么协调出一个大家共同认同, 利益上也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就非常重要,既不要道德绑架别人,也不要说既然无解大家一拍两散不玩儿了;坐下来,一点一点商量,都有解法,因为大家追求的东西必定有共通又有不同,慈善资本并不追求商业回报的最大化。
第三,市场达成共识既复杂但也简单,成交了就是共识,我的房子我愿意卖1个亿,有人愿意买就值1个亿,没有人愿意买就不值1个亿。但是社会价值创造不是这样的,你说的社会价值未必是他眼里的社会价值,你觉得大的事情未必是他眼里大的事情,所以这个共识的达成是非常复杂的。
在这点上要特别回到最初跟大家分享的一点,就是定义好问题,找到价值观和使命感比较趋同的合作伙伴,做出样子来才能感动最多人一开始的时候既不要对自己也不要对合作伙伴提出太多不切实际的要求,毕竟事情要一点一点做。
一点点的感受,其实很长时间探索,也很小的项目,一路走来,反而我们有了更强的信心,就是当大家觉得我们的出发点是一样的,我们要去做一个很具体的解决社会议题的事情,解决创新,所有的问题只要愿意坐下来,就事论事,不要谈概念,不要道德绑架,不要说理论,我们详细地做调研、去算账,运用专业的工具,最终一定有解法。
这个就是市场的好处,因为大家最终要的东西也不完全一样,是能够拼凑出解决方案的。从这个小小的事情出发,我非常希望我们一点点的努力,其实也还没有很多的成绩,但是能够抛成一块砖给到大家,让大家能够有一点点的感受,那就是,这些庞大艰难的社会议题也并非无解,市场和我们所想要的社会价值创造并不对立,共同富裕是可以有建设性的解法的。
也就是说,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是可以一起讨论的。这样的话,大家既不用怕,也不用迷茫,一步一步往前走。一路走来,至少我和我的团队变得更乐观,也会在影响力投资这条路上更加坚定地走下去。非常希望在这条路上能得到大家更多的指点和帮助。
4.jpg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腾讯SSV陕西光伏项目的落地,离不开各界伙伴的支持。社会价值创新的探索任重道远,一群人的坚持是行稳致远的关键。非常感谢各位。

推荐内容